
-
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氯化鎳
中文名稱2:六水合氯化鎳
化學品英文名稱:nickel chloride
英文名稱2:nickel dichloride hexahydrate
安全數據表編碼: SS01-A-02
CAS No.:7791-20-0
分子式:NiCl2·6H2O
用途:主要用于電鍍及化學鍍
制造商:金柯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郵編:215300
緊急聯絡電話:0086 (0)512 57712666 Ext., 806
聯系地址:江蘇省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青陽南路159號
第二部分:危害性概述
GHS危險性分類:
健康
環境
理化
急性毒性(經口) – 第三類
急性毒性 (吸入) – 第三類
皮膚腐蝕/刺激性– 第三類
呼吸系統致敏性 – 第一類
皮膚致敏性 – 第一類
致癌性 – 第1A類
生殖毒性 – 第二類
STOT * 重復暴露 – 第二類
水環境毒性 – 慢性第一類
-------
-------
-------
-------
-------
-------
-------
-------
-------
-------
-------
-------
-------
-------
-------
* - Single Organ Target Toxicity 單器官目標毒性
GHS警示標志:骷髏圖,健康危害,環境危害
警示詞:危險
危害說明:如吞咽或吸入對人體有害;可能導致皮膚過敏;長時間或重復吸入可能導致肺損傷;吸入可能導致過敏或哮喘或呼吸困難;可能致癌;可導致皮膚刺激;對水生環境毒,或產生長期影響。
危害預范措施:接觸后徹底清潔臉、手;接觸時不得飲食及吸煙;接觸時避免吸入其粉塵或煙霧;使用場所通風良好或在室外使用,如通風不好則使用適當的呼吸保護用品;被污染的衣物應廠內清洗;須穿防護服及使用防護手套;使用前需閱讀安全說明;安全說明理解后方能操作;使用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避免丟棄到環境中
應急響應措施:
食入:需漱口、立即送醫;
吸入: 移到新鮮空氣處,保持舒適的姿勢休息,呼吸通暢;如呼吸困難,立即送醫;
皮膚接觸:立即用大量肥皂水清洗;如皮膚感染或皮疹,就醫咨詢;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能使用;
污染環境中暴露:咨詢醫生;如感覺不適,就醫;
泄漏:收集泄漏物料,以回收其鎳價值;
貯存:保持上鎖;存放在通風良好場所,保持容器密閉;
處置:廢棄物料及包裝容器處置需遵循當地相關法規;
第三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組成:
- 化合物 □ 混合物
典型成分(%):
鎳
氯
銅
鈷
鐵
鉛
鋅
鈉
24.3
29.8
0.0005
0.001
0.0005
0.0001
0.0001
<0.01
有害成分
含量
C.A.S. 編號
CN編號
六水氯化鎳
99.5%
37211-05-5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食入:飲用大量水,立即就醫;
吸入:就醫;
皮膚接觸:用水徹底沖洗,如出現皮疹則需就醫;并提供本資料;
眼睛接觸:用水徹底沖洗10分鐘以上,如持續感覺不適需就醫;
傷口接觸:徹底地沖洗干凈所有鎳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不可燃,高溫時可能分解產生氯化氫氣體。使用適當的方式撲滅周圍火災。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個人防范措施: 戴防水手套,穿適當的防護服,避免產生粉塵,不要吸入粉塵;收集或處置泄漏物時,如粉塵濃度超過空氣允許限值時需使用適當的呼吸防護用品。
環境保護措施: 防止泄漏物進入河道, 泄漏物的處置就遵循當地法規要求。
泄漏收集措施: 通過清掃,或用配高效過濾器的真空吸塵器吸取泄漏物,含鎳物料應正常回收其鎳價值。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使用適當的通風設施,預防可吸入粉塵的產生;當心吸入粉塵;穿適當的防護服,包括防護手套和國家規定的呼吸防護用品;當氯化鎳包裝時可能具有手工作業的風險。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保存在適當的容器中,不用時保持容器關閉,存放應遵循當地法規的要求。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六水氯化鎳 – CAS 37211-05-5
暴露限值(mg/m3)
Year
ACGIH TLV-TWA (1)
0.1 * as Ni
2008
UK WEL (2)
0.1 * * as Ni
2006
日本
1 as Ni
1968
韓國
0.1 as Ni
2006
中國
0.5 as Ni
2007
* - 指可吸入鎳部分
* * – 指可溶性鎳部分
將空氣粉塵中鎳控制在盡量低的水準;
職業暴露控制:
呼吸系統保護:工作場所保持通風,使空氣中鎳含量保持在允許限值以下;不可吸入粉塵;如果通風不能達到暴露濃度限值時,使用國家規定的呼吸保護用品。
眼保護: 避免眼睛接觸,戴防護眼鏡或面罩;
手及皮膚保護:避免皮膚接觸,穿適當的防護服和防水手套;
其它防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飯前要洗手。工作完畢,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觀與性狀:黃綠色晶體,潮濕時有輕微的酸味
Ingredient成分
Mol. Wt摩爾質量
NiCl2-6H2O
237.7
pH (40g/100ml)
4-6
Boiling point/ boiling range沸點
N/A
Freezing point / freezing range冰點
N/A
Flash Point 閃點
N/A
Evaporation rate蒸發率
N/A
Flammability可燃性
N/A
Explosive properties爆炸性
N/A
Vapour pressure蒸汽壓
N/A
Bulk density堆密度
0.9 g/cm3
Solubility cold water冷水溶解度
>250 g/l
Solubility hot water熱水溶解度
>550 g/l
Partition coefficient分配系數
N/A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自燃溫度
N/A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分解溫度
450°C時脫水
Oxidizing properties氧化性
Not oxidizing
Viscosity粘性
N/A
Particle size粒徑
N/A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避免的條件:化學惰性,溫度高于40°C時易水解
避免接觸物質:無
有害分解產物:高溫分解時產生氯化氫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LD50:200 mg/kg(大鼠經口)
吸入:1990年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和2002年致癌物質第十份報告推斷有充分的證據證實鎳化合物對人類具有致癌性。在1999年毒性風險評估中心(TERA)發現,因為數據相互矛盾,不能確定可溶性鎳吸入致癌的風險。
對挪威鎳精煉廠工人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電解鎳工廠員工有呼吸道癌增加的風險;這些工人綜合暴露在含有硫酸鎳、氯化鎳及不可溶鎳粉塵的空氣中。在加拿大安大略鎳精煉廠,空氣中同樣含硫酸鎳及氯化鎳,但沒有燒結爐的灰塵,并沒有顯示有呼吸道癌增加的跡象。
皮膚接觸:長時間密切接觸氯化鎳顆粒或溶液將導致皮膚刺激、鎳過敏性皮疹。
眼接觸:可能導致刺激
食入:大劑量地食入含氯化鎳的溶液可能導致惡心、嘔吐、腹瀉。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斷定鎳通常與直接食用的食物成分一樣安全。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斷定鎳及其無機化合物不會通過食入的途徑致癌。
已有疾病影響:對于皮膚過敏性人群,皮膚接觸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疹或哮喘;
生殖毒性:動物實驗顯示孕期母鼠每天攝入2.2 mg/kg可溶性鎳,將對胎兒發育導致不利的影響。但以此數據推斷人類這種影響是否將出現是不充分的,也沒有機構將可溶性鎳列入人類生殖風險物質。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生態毒性測試后,氯化鎳被列為高度生態毒性。它需要標識環境毒性標志。標簽上需列明水生環境毒性警示詞
生物降解性: 不可生物降解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理要求
含鎳物質應通常應收集以回收其鎳價值。確認必須廢棄時應遵循當地的法規要求。并特別關注其生態環境的影響類別。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未包含氯化鎳及六水合氯化鎳;
國際運輸分類作為危險品;
國際海洋危規編碼
特有的海運分類(運輸文件):
UN3288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Nickel Chloride), Class 6.1, P.G. III, MARINE POLLUTANT
國際民航局危險物品空運技術指導書
特有的海運分類(運輸文件):
UN3288,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Nickel Chloride), Class 6.1(9), P.G. III
美國運輸規則
特有的海運分類(運輸文件):
UN3288,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Nickel Chloride), Class 6.1(9), P.G. III
加拿大危險物品運輸規范
特有的海運分類(運輸文件):
UN3288,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Nickel Chloride, Class 6.1, P.G. III, MARINE POLLUTANT
歐洲危險物品道路運輸規范
管制的,司機應帶上應急卡 。特有的海運分類(運輸文件):
UN3288, TOXIC SOLID, INORGANIC, N.O.S. (Nickel Chloride), Class 6.1(9), PGIII.
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2011年修訂版),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安全要求均作了相應規定; GBZ2.1-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接觸限值 化學有害因素規定了車間空氣中該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及檢測方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參考文獻:Vale Inco Incomond_Ni_chloride_GHS Oct.,2008
編寫時間:2007-6-5
編寫部門:EHS
審核部門:工藝質量部
修改說明:依據GB16483-2008要求進行調整
責任聲明:JINCO相信材料安全數據單上的信息是準確的。但是,JINCO對該信息的準確性不提供明確或暗示性的擔保,并且明確聲明:對使用這些數據產生的后果概不負責。